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人事问题决定一切”

“人事问题决定一切”
张昕
《纵横周刊》2009年2月24日


“人事问题决定一切”,苏联时期留下如此俗语。本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两个决定正好对应着这句俗语背后的两个侧面:他先是在2月16日解除了四个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的职务,一天之后又公布了所谓高级管理人才的百人储备队名单。

  被解职的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分别是:奥廖尔州州长伊戈尔·斯特罗耶夫、涅涅茨自治区行政长官瓦列里·波塔片科、普斯科夫州州长米哈伊尔·库兹涅 佐夫。此外,梅德韦杰夫已提请沃罗涅日州杜马审议对现任俄联邦农业部部长阿列克谢·戈尔杰耶夫担任该州州长的提名,现在的沃罗涅日州长弗拉基米尔·库拉科 夫在三月份即将任职期满。 如此集中调整州一级地方官员是在 2005年取消州一级行政长官直选而改由总统任命、地方议会批准的制度之后的第一次。梅德韦杰夫借这个机会也公开表示了对部分地方政府处理经济危机、制定 社会政策不力的不满,颇有敲警钟的意图。

  同时宣布的百人名单则是去年开始酝酿的所谓”黄金千人”高级管理人才储备中的第一批,百人中的36人和 23人分别来自现在的联邦和地方政府部门,32人是商界代表,科教和社会组织的代表占了9名。百人共同的特征之一是“年轻化”:所有人都在50以下,最年 轻的仅26岁。被总统提名担任普斯科夫州的州长的安德烈·图尔恰克也在这百人名单但中。

  据总统办公厅介绍,该名单由170多名专家选定,每位专家最多可提名11人,然后以累计票数为准得出了一份1121人的大名单,最后的千人名单 就要在这个大名单中产生。而队伍的年轻化是提名的重要标准之一:专家们被要求尽可能提名年龄在35岁以下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业绩的候选人。

  在取消州行政长官直选之后,如何选拔高级干部又成为一个难题。梅德韦杰夫曾经在今年年初曾经就所谓“人事问题”专门召开过会议,感叹现有体系下 国家干部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07年7月曾出台关于地方行政长官的考核细则,具体指标有43项(此前的类似考核体系更包括了洋洋洒洒 150项指标),本次地方官员的调整和新人才储备的选择也是延续了该细则的基本精神。虽然如何使用这样的“人才储备”目前还不清楚,但俄罗斯总统很有可能 从中直接任命联邦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今年4月以后有可能出现一轮大规模的政府官员大调整,而这个人才储备团队有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即便是 那些不太可能完全放弃自己在私营部门事业的商界人士,进入这样的团队也可能成为除了提升个人声誉之外进入公共政策决策的一个新途径。

  本次担任评委的专家组的组成和本身的选拔过程并没有公开。关于这首批百人当中有多少是前总统普京的“旧部”,多少可以视为是干部体系中的新鲜血 液,业内人士也没取得共识。“人事问题决定一切”,其实全世界莫不如此,俄罗斯如此尝试的结果也可以给其他国家一个对照的机会。

Sunday, February 8, 2009

马纳斯基地这次真会关闭吗


马纳斯基地这次真会关闭吗
张昕
《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2009年2月8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本周初在莫斯科宣布,吉政府决定关闭美军设立在吉境内的马纳斯空军基地。美军主要通过这一建立于“9·11”之后的空军基 地向阿富汗运送兵力和物资。自2005年美军关闭其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军事基地后,马纳斯基地成为美国在中亚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加上近期美军通过巴基 斯坦进入阿富汗的南线运输通道日渐不稳定,马纳斯基地对于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更显重要。

  巴基耶夫表示,关闭军事基地 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吉经济补偿不够和军事基地在吉境内产生负面社会影响这两个原因,同时,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为也已经超过预先设定的目标和规模。巴基耶夫 说的事实都存在,但媒体和美国政府高层都推测俄罗斯的经济援助是巴基耶夫做出如此决定的主要原因。在巴基耶夫本次莫斯科之行中,俄罗斯政府承诺向吉尔吉斯 斯坦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1.5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并取消1.8亿美元的债务。目前经济问题重重的吉尔吉斯斯坦应该是从俄罗斯那里得到了一个好价钱,所 以愿意关闭美军基地。按照这种观点,俄罗斯如此的金元外交也旨在回应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以及北约东扩———显示自己至少在中亚还有主导权。

   但是,仅凭巴基耶夫的声明就推断吉尔吉斯斯坦这次会彻底关闭马纳斯基地还为时过早。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出类似的声明,但是每次声明之 后只要从美国那里要得一定的好处,吉方马上就把关闭基地的事情搁置起来。本次巴基耶夫的声明未必不会重复这样的逻辑。尤其是巴基耶夫本人虽然对于关闭基地 的决定言之凿凿,但是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关于这个决定的投票在本周已经至少推迟了两次,这当然有可能是吉国内各派意见冲突的结果,但也有可能是吉政府有意为 之,好给巴基耶夫在跟美俄两边谈判时提供回旋余地。最重要的是,俄罗斯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有的也不是一面倒的利益考量:在中亚恢复自己的主导地位和美国全面 出局之后可能留下的阿富汗这个烂摊子,这两个结果之间利益权衡不是那么清楚简单———不要忘记,当初俄总统普京对马纳斯基地的建立可是力排众议给予全面支 持的。所以俄罗斯政府这次才会既否定自己的经济援助和巴基耶夫的决定之间有任何直接关联,又反复强调俄罗斯愿意和一切力量展开军事合作、共同稳定中亚地区 的局势。

  三方如此算计的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吉尔吉斯斯坦借着关闭基地的声明从美国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援助,在不完全关闭基地的前提下对基地的规模和性质作出调整(甚至不排除改名的可能)。这对三方来说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了。

Thursday, February 5, 2009

谁最伟大?


谁最伟大?

张 昕
《东方早报》 2009年2月5日

几个月前第一次看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办的网上票选“俄罗斯最伟大历史人物”的活动时,我遏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先没有看当时网站上的推荐名单和投票结果,而是先问自己:我会选择谁呢?我的第一反应是普希金。

  虽然对于他的作品了解极其有限,但我清楚地知道他在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的地位:直到现在,俄罗斯全国(甚至海外的俄罗斯侨民)每年都会自发举行纪 念普希金生日的活动;而诸如“普希金的妻子是谁?”“是谁杀死了普希金?”这样看来颇为“八卦”的问题在俄罗斯也被视为基本的历史常识。我想,这样几乎没 有任何政治争议的文化巨人应该会在选举中胜出。

  去年年末,这个题为“俄罗斯的名字”的票选活动终于公布最终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普希金在最后的12人名单里位列第四。高居首位的是 外国人未必很熟悉的俄罗斯13世纪时的政治统帅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而12人名单中,中国读者可能比较熟悉的还有斯大林(第三)、彼得大帝(第五)、列 宁(第六)、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七)和门捷列夫(第九)。

  这个投票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讨论俄罗斯历史人物功过的方式来提升公民对本国历史的认识,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等渠道,选出足以代表俄罗斯的最伟 大姓名。最初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提出500人的大名单,经过初选之后缩小为50人的名单,再经过最后的投票得出了一个12人的名单。主办方邀 请了政界、商界、文化界的不少名人来对各自推荐的历史名人“背书”,在官方网站上开通的论坛里也有关于谁最应该获得“伟人”称号的激烈争论,各个历史名人 的支持者之间的争论颇有些“超女”粉丝团之间互不相让的架势。

  活动中最富争议的一段插曲发生在去年8月份。当时在50人的名单选定之后,斯大林一度稳居前两位。这样的结果公布后,俄罗斯人权组织和一些知识 分子团体都公开强烈反对斯大林出现在如此高的排名位置。组织者此后很快宣布原先的网络投票存在技术问题。在依照新的计票规则重新计票之后,斯大林的票数几 乎缩减一半,从原先的第二落到了当时12人名单中的倒数第一。组织者并未承认这样大幅度的调整计票结果是否有“非技术原因”,但是可以推断,最后票选结果 斯大林位列第三应该是有争议各方的一种妥协吧。

  如果撇开这个小小的插曲不计,最后的票选结果还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尤其是排名前四位的人物可以看成一个颇为完整的组合,涵盖了俄罗斯社会各方对于“伟大”这个模糊概念的不同理解。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自然是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对瑞典人和条顿人的关键胜利,还是在蒙古金帐汗帝国俄罗斯统治时期,面对强敌都巧妙地与 之周旋。涅夫斯基的功绩没有太多的政治文化争议,是一个对众多俄罗斯人来说都可以接受的“中立”、“安全”的选择,或许因此他能够最终高居榜首。

  排名第二的末代沙皇统治时期的总理斯托雷平则尝试以非革命的方式拯救俄罗斯帝国于危难之中,其最出名的农业改革更希望把俄罗斯引入农业资本主 义。虽然改革效果如何仍有争议,但是在当下俄罗斯的政治氛围里,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这位最后被谋杀壮志未酬身先去的“悲情英雄”,希望从他当年 的宏大计划里为俄罗斯建立资本主义寻找灵感。

  和斯托雷平相比,排名第三的斯大林象征的自然是在俄罗斯土地上建立新世界的另一种尝试,而第四的普希金则象征着界定俄罗斯这个民族国家、团结所有人的另一种力量——文化。

  能够把这么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政治背景的历史人物放在一起公开讨论其功过,这本身应该是一个社会宽容程度提高的表现——否则很难想象斯大 林和斯托雷平这样的人物会出现在同一张榜单里。不论那个重新计票的插曲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这样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至少是与历史寻求和解的一个阶段性成 果。

  不知道我们是否也有可能来一次这样的 “最伟大人物”的评选?如果真的进行这样的票选,你会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