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重返大国政治的年代?

重返大国政治的年代?
张昕
《东方早报》2008年11月25日

冷战结束之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预测大致有四个版本:“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已经彻底消亡,剩下的只有以美国代表的资本主义一条阳关大道;“全球 无政府状态”——各国群龙无首,陷入没有秩序的混乱局面;“文明的冲突”——以意识形态主导的争斗为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所取代;“重返大国政治”——类似 于20世纪上半段的格局,国际秩序为若干大国之间的纵横结盟所主导。

  如果说“9·11”让不少人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得以验证,那本次金融危机——包括俄罗斯对此的反应——则有可能指向另一个方向。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应该是在大国领导人中仅有的对本次危机给出过预测的一位:他早在去年7月的八国峰会上就已经提醒八国领导人注意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从此后梅德韦杰夫的一系列有关危机的演讲中,我们也可以对国际格局的走向得出一些新的判断。

  梅德韦杰夫对判断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上一直态度坚决:危机源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权力与责任能力的不相称,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是在全球重新分配 权力与责任。相应的,他对包括八国峰会在内的现有的国际经济磋商、决策机制也表示不满:在危机面前现有的这些体制反应如此迟缓,以至于在冰岛这样的北约成 员国濒临破产之际,居然没有人愿意伸手帮忙。

  梅德韦杰夫的第二个明确主张是扩大现有的国际经济主导机构的涵盖范围,比如让八国峰会扩容,给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更多的决策 权——如同当年七国峰会吸收俄罗斯一样。他的另一个建议则是强调建立新的全球监管体制的必要:简化和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提供更多帮助市场参与人评估 风险的机制,提供帮助市场参与人更加理性投资的机制。

  这三条既是质疑“历史终结论”中对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的盲目乐观,也是期待一个更加多元的国际体系来取代危机中逐渐出现的国际领导真空,避免“全球无政府”状态的出现。

  既然如此,俄罗斯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国际领导人呢?

  俄罗斯领导人自己应该也知道,自家的实力和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的美国、跟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美国相比,还是相去甚远。所以美国在 1944年能把44国的代表集中到新罕布什尔州去商讨天下大事,而梅德韦杰夫在6月提出的今年在莫斯科召开全球金融会议的倡议应该是要泡汤了——倒是“跛 脚鸭”总统布什还能在纽约召集20国集团的峰会。

  除了经济总量上的约束之外,俄罗斯内部经济又在本次的金融危机中逐渐显示出其基础的不稳固。俄罗斯官方媒体在对“危机”、“衰退”之类名词回避 了几个月之后,最后连梅德韦杰夫本人也不得不开始改口,承认本次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也正因此,俄罗斯政府出手40亿欧元帮助冰岛的时候, 国内意见不小:自家的银行、股市也在遭灾,对一个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小国怎么可以这么大方?

  在自己还无力独当一面的同时,俄罗斯寻求同盟的努力也离成为世界领导者的目标有不小的距离。普京过去八年的外交“成果”之一就是,称得上是俄罗 斯盟友的国家其实在不断减少。而最近在军火和能源买卖基础上建立起来几对热络关系又非常明显的有相互利用的色彩:比如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的纲领 在俄罗斯精英阶层里根本没有市场。而所谓“金砖四国”之类的概念本来就是美国公司在自己把握话语主导权的领域里提出并且推广的概念,真正通过四国之间的合 作来夺取全球的领导地位还是很难想像。

  所以,本次金融危机至今的走向显示:关于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那四种预测中最后一种格局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逐渐失去曾经的主导地位,各国都 希望避免国际领导权缺失带来的混乱。但是俄罗斯还没有能力独立承担领导地位,建立在实实在在经济军事实力基础上——而不是文明、文化基础上——的大国政治 由此可能成为“大时代”的主旋律。

Sunday, November 16, 2008

加州:同性恋婚姻拉锯战


加州:同性恋婚姻拉锯战
张昕
《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2008年11月16日

11月4日选举日,美国非摇摆州加利福尼亚的选民最关注的恐怕不是总统大选,而是选票上十几项州一级提案中的第8号提案。因为对前者加州选举人票的归属早就毫无悬念,而围绕后者的斗争却随着选举日的临近而日趋白热化,甚至有人以“内战”来形容斗争的激烈程度。

  8号法案要求推翻此前加州最高法院承认同性婚姻是一种基本权利的裁决,并在加州宪法中加入“在加州只有一男一女之间的婚姻才是合法的或得到认可”这样的条款。

   虽然加州在总统大选中支持奥巴马的“蓝色”属性清晰坚定,但是在诸如同性恋这样的社会议题上,选民们观念上的分歧却要深刻得多。支持与反对该提案的双方 为各自的宣传攻势总共募款超过7000万美元,使得8号法案成为美国最昂贵的地方提案。反对方强调法律不能对同性伴侣给予不平等待遇、剥夺其结婚的基本权 利,并经常援引跨种族婚姻在美国获得合法化的斗争历史。而支持一方不仅继续同性恋合法化违背社会对于婚姻的基本认识这样的论调,更强调合法化会通过公立学 校、媒体等渠道对于下一代的身份认同产生误导。

  8号法案的反对方虽然在最初的民调中略占上风,但在投票前的最后一个月内 逐渐失去优势,最后以47.7%VS52.3%的得票率(约52万多张选票)的差距落败,让不少自由派人士对“深蓝”的加州在该法案上的表现大为失望。投 票结果在地区上的分布特征十分鲜明:反对派高度集中在加州的沿海地区。从族裔分布上看,该法案的主要支持者来自非洲裔和拉丁裔选民。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 统上政治参与度不高的加州华裔对8号提案的支持态度鲜明,以少见的积极性参与募款和组织活动,甚至和拉丁裔结成同盟。

  这 场围绕同性恋婚姻合法性的拉锯战始于2000年。当时反对同性恋结婚的一方提出了22号提案,禁止加州承认同性恋婚姻,并最终以61.4%的得票率通过 了。2005年和2007年加州议会先后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法案,但都遭到州长施瓦辛格否决。在一些同性伴侣转向司法渠道之后,加州最高法院于今年5月 以4比3的历史性表决,裁定2000年的公投法案无效。而本次8号法案的通过则进一步反映出加州最高法院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和中间选民观念之间的分歧。

   8号法案虽然通过,但是其背后的社会分歧不会轻易消失。已经有同性恋活动团体向加州最高法院提出审查该法案提交程序的合法性:因为反对同性恋婚姻的议案 作为加州宪法修正案,必须先由加州议会提出,而不能向现在这样由选民联署后直接成为公投案。同时,本次反对同性恋合法化的选民虽然获胜,但是其得票率已经 从2000年公投时的61.4%下降到本次的52.3%,从动态的角度看其实公众对支持合法化的认可在缓慢上升。不难想见,关于婚姻的这场拉锯战在加州、 在美国还会继续,而且会越来越激烈。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当老卡遇见小梅

当老卡遇见小梅
张昕
《东方早报》2008年11月13日

依旧是极富个性的着装、依旧是令人难以琢磨的神情,时隔23年之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再次出现在莫斯科,并在克里姆林宫内搭建起代表自己部族传统的贝都因人的传统帐篷与东道主会谈——也依旧是他特立独行的做派。

  不同的是,23年前他拜访的那个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克宫的主人也已经更换了几批——这位非洲政坛“常青树”上一次访问莫斯科时,现任俄罗斯总统 梅德韦杰夫还只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卡扎菲所领导的北非能源大国在历经11年的联合国制裁(包括贸易和武器禁运)之后,也在寻找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 里的位置。

  两国各自的官方新闻渠道对卡扎菲访问成果的报道都强调的是能源合作,双方似乎希望以能源合作来代替苏联时期以武器交易为主的双边关系——苏联曾 经每年向利比亚出售10亿美元的武器——而去年普京对利比亚的历史性访问之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已经开始和利比亚的企业联合能源开采项目。但在能源开 采合作背后,两国在苏联时期的合作重头其实没有消失。

  俄罗斯军方已通过多个渠道透露出利比亚希望大幅度增加从俄罗斯的武器进口,俄罗斯对于解禁后利比亚潜在的武器进口市场自然也很有兴趣。卡扎菲甚 至还提出允许俄罗斯海军在其地中海港口班加西建立一个海军基地的设想。俄罗斯不久派往加勒比海和委内瑞拉进行军事演习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和最近 派往索马里剿灭海盗的“无畏”号巡防舰都曾在该港口停留,可见卡扎菲这个建议对俄罗斯海军可能具有的战略意义。

  即便在能源领域,双方可能的合作领域也超过能源开采加工:俄罗斯自提出建立国际天然气卡特尔的设想之后,就一直希望把利比亚拉进来;利比亚方面还宣布双方已经签订了一项开发民用核能力的协议,尽管俄罗斯方面没有正式承认。

  但是,卡扎菲在克里姆林宫的贝都因人帐篷内与普京热络会面这样的场景并不能掩饰双方在实际利益上的勾心斗角,尤其是俄罗斯方面对熟谙政治谋略的卡扎菲的戒心。

  普京在去年对利比亚的历史性访问中慷慨地免除了利比亚欠苏联的450亿美元的债务,用以换取一系列能源和贸易合作协议。但是事后俄罗斯发现这一 系列协议的实质条件并没有自己所想像的那么优惠。此外,就在卡扎菲和普京会面的同一天,利比亚也支付了为洛克比空难遇难者设立的基金中的最后一笔资金,为 和美国全面恢复外交关系扫平了最后一个障碍。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或许只是巧合,但至少利比亚急于和美国恢复关系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国家将如何确定自己在世界 格局中的定位,至少不是像冷战时期的政治结盟那么清晰。

  其实,的黎波里和莫斯科之间自去年以来的互动正在重复着俄罗斯最近几年来和多个亚非拉能源大国(如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日利亚)之间惯用的合 作模式。合作领域高度集中在能源、武器和交通三个领域。在合作方式上则一般由俄罗斯提供债务减免或是外贸信贷来换取合作开发能源、武器交易和军事合作。其 中具体负责实施则多为合作双方各自的国有企业——其中还多有垄断企业——比如俄方经常出面的就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俄罗斯武 器进出口公司等。而卡扎菲所采取的策略其实和阿塞拜疆等国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也非常相似:不断扩展自己可能的合作对象,不轻易在欧美和俄罗斯之间站队,在不 断摇摆之中以谋取最大利益。

  23年之后卡扎菲的莫斯科之行,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利比亚和俄罗斯努力在恢复苏联时期的合作关系。但其实时过境迁,大家都已经变得更加实际了,国 家之间结盟的方式也比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即便两国能把军火买卖的规模恢复到23年前的水平,其合作的性质也不会重复冷战时期的模式了。

Monday, November 3, 2008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石油谈判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石油谈判

张昕
《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年11月2日

中俄双方在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访问期间签署了多项经贸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也可能是各界期待最久的应该是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 (Transneft)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之间签署的建设“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石油管道”的协议。这条管线作为在建中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 的中国支线,预计造价8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石油(每天30万桶),满足中国4%的石油需求。

  关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的谈判已经进行多年。俄罗斯政府一直没有对管线的具体走向给出最终决定,试图利用亚欧之间、东亚各国(主要是日本和中国)之 间在能源需求上的冲突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包括政治层面的)。在政府层面举棋不定之际,尤科斯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曾一度希望由自己的企业出资修建该管 道,由此和普京政府之间发生冲突,这也成为前者于2003年被捕入狱的重要原因之一。尤科斯事件之后俄罗斯政府已经牢牢掌握管线建设的垄断权,负责和中方 谈判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正是该领域的唯一的国有垄断企业。

  之所以本次中俄两家国有企业之间在管线问题上迈出关键一步,根据俄罗斯国内外媒体提供的消息,中国将向俄罗斯国有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200亿到300亿美元的出口贷款,以换取对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

   还在谈判中的出口信贷协议跟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密切相关。俄罗斯虽然一直到今年4-5月前还在嘲笑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此后近半年内,伴随着石 油价格从最高位的150美元回落到70美元以下和资本外逃的加剧,俄罗斯两大股市的市值已经缩水60%.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已使部分俄罗斯银行出现限制提现 的现象,在巨额的企业债务面前(俄罗斯石油公司自己就有210亿美元的债务要到期偿还),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也显得捉襟见肘,不少人担心1998年的金融危 机会重现。石油价格的持续走低让对能源出口高度依赖的俄罗斯在对外经济谈判中也损失了不少谈判筹码。此前,由于俄方一直要求中方支付欧洲国家支付的市场价 格,中俄双方在石油出口的谈判上一直举步维艰;而本次以管线和石油换出口信贷的交易也是俄方在国内信贷紧张的背景下做出的有限让步。

   对中国来说,能够利用国际经济走向锁定石油管线的建设固然是一个重要成果,但更重要的和俄罗斯石油公司之间的石油出口还没有最后敲定。即便四个星期之后 双方能够在石油出口上达成协议,中方也要全力提防俄罗斯方面在市场条件变化之后可能出现的变故。不要忘记,一年前已经出现过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建议俄政府取 消和中国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协议的先例,而英荷壳牌被迫从“萨哈林2号”项目撤出的案例更值得中国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