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喀廖夫事件
《纵横周刊》2009年6月8日
6月2日,在距圣彼得堡200多公里之外的工业镇皮喀廖夫附近,500多名失业工人因为工资拖欠问题而阻塞了一条主要高速公路,导致路段塞车超过400公里。事后,圣彼得堡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先后紧急拨款用于支付欠薪,才暂时将占路的工人劝回。
2008年皮喀廖夫上一家炼铝企业因为国际铝价的急速下跌而宣布倒闭。这家企业由前俄罗斯首富奥列格•捷里帕斯卡控股,其倒闭随后影响到镇上其他两家与其配套的企业,失业职工人数超过4000。
这个镇本身的经济规模不足以对整个俄罗斯经济产生太多影响,但是皮喀廖夫事件象征意义重大。受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苏联时期工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俄 罗斯存在众多类似皮喀廖夫这样围绕一两家企业建立起来的工业城镇,所在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完全围绕这一两家企业展开。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这样的“单一 企业市镇”大多调整困难。俄罗斯经济和美国相比,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粘性”本来就很高,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此类“单一企业市镇”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而这次皮喀廖夫事件仅仅是当地工会计划的抗争活动的一部分:去年当地工人已经强行占领工厂管理层的办公室,工会还计划组织绝食活动。类似的社会冲突正是 众人所担心的。去年的一份预测报告曾经引起俄罗斯社会各界争议,报告所描述的俄罗斯社会全面崩溃正是始于在类似皮喀廖夫这样的一个工业小城:报告里所预测 的罢工工人阻塞联邦高速公路、导致公路拥堵数百公里的细节和上周的现实惊人地相似。
对于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公众来说,皮喀廖 夫事件也很容易让他们回忆起曾经弥漫俄罗斯经济的拖欠工资、物物交易的现象,还有那些在98年经济危机中聚集在议会门前、用矿工帽大力敲打地面的西伯利亚 矿工工人——皮喀廖夫事件是那之后俄罗斯第一次发生如此规模、因经济问题而起社会抗争事件。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无论是圣彼得堡地方政府 还是随后赶到的普京及其联邦政府团队对事件的处理方法也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普京于事件发生两天后赶往皮喀廖夫,承诺1300多万美元的联邦财政资金帮 助支付工资和工人们欠下的水电费。在电视镜头前,普京严肃批评相关企业的所有人,指责因为他们的“贪婪”而让数千工人成为“人质”,并追问“企业的社会责 任在哪里?”普京甚至把笔扔到桌上,命令捷里帕斯卡签署和下游企业的协议以帮助后者恢复生产。镜头前的捷里帕斯卡像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低头接受家长的训 斥。
皮喀廖夫这样的先例一开,此后俄罗斯众多类似皮喀廖夫的工业城镇是否会仿效,而政府是否有能力以相同的办法来解决社会冲突呢?上周 三冲突刚刚开始时,已经有杜马议员提出立法草案要求政府将类似出现问题的企业国有化。如果国有化做法在去年5月之前还是可能的一个设想,现在俄罗斯财政的 状况已经不容许俄政府如此“奢侈”行事了。在普京面对电视镜头表现出的一面倒的姿态背后,政府、企业、劳工之间需要更多的谈判机制来决定经济危机的后果如 何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分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