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俄关系走向“平庸”
张 昕
《东方早报》2011年9月19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于本月12日造访莫斯科,行程不到24小时。作为2005年以来第一位访俄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希望在6年前布莱尔的访问之后能给陷入僵局的英俄关系带来一点生机,达到类似美俄之间2009年“重启”努力的效果。
引发最近这一轮双边僵局的导火索是2006年的利特维年科事件。当时已获得英国国籍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中毒身亡,英国方面指控俄罗斯前特工、后来成为国家杜马议员的卢戈沃伊是谋杀案的凶手。但俄方以违宪为由拒绝英国引渡卢戈沃伊的要求,两国甚至因为此案和此后牵扯出的其他间谍案在2007年相互驱逐多名外交官,英国对俄罗斯居民赴英的签证批准也提高了标准。对俄罗斯而言,利特维年科事件在外交上并不是一个单方面事件:英国长期给包括俄罗斯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在内的众多俄罗斯异议人士政治庇护,而英国对俄罗斯发出的引渡要求也没有合作。
卡梅伦访俄期间,英俄双方领导人公开承认在利特维年科这个事件上双方的分歧依然存在,任何一方也没有表达出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意向。此外,卡梅伦在非常紧凑的行程中还是安排了和俄罗斯国内人权人士的会面。这两个动作固然是表示了一种姿态,但在姿态之外的实质意义已经不大。利特维年科案虽然悬而未决,但是卢戈沃伊肯定不会被引渡到英国。躲在伦敦的别列佐夫斯基可以继续在英国的保护墙后面诅咒俄罗斯政府,但是在俄罗斯已经不可能掀起任何风浪。卡梅伦上述姿态背后的真实议题已经不能左右两国关系。
冷战时期,英国曾经扮演过美苏两霸之间桥梁的角色。和冷战背景下那些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宏大议题相比,英俄政府之间这次集中在经贸、教育、文化合作上的双边议题多少显得“世俗”和“平庸”。但这就是两国关系过去五六年间的现实:政府层面冷冷清清,还经常要出来对骂几句,但是民间生意照做不误。两国双边贸易最近五年内增长了三倍,俄罗斯富人或是在伦敦大力置业、或者是送自己的孩子到英国接收教育,这方面的热情没有受官方关系僵化太多的影响。
和美俄关系“重启”最大不同的是,英俄之间没有类似导弹防御系统或者北约东扩这样级别的“高层政治”事件,如果有也不是纯粹的双边关系。“重启”这个概念所隐含的“本质变化”或者“成系统的全面计划”都不会在英俄关系中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特维年科案在“高层政治”乏善可陈的背景下其实完全可大可小。虽然英国媒体记者们还没有完全走出这个论调——在两国领导人的记者招待会上,英国记者提出的四个问题中有两个是关于利特维年科案的——但是两国首脑看来都已经作好超越利特维年科案、继续前行的准备了。
对此次卡梅伦之行,莫斯科方面也有理由感觉满意:当初切断两国高层关系的是英国,而对这次访问采取主动的也是英国方面。一位俄罗斯外交官在卡梅伦行前被问及俄罗斯从英国这里最希望的得到什么,他的回答是“尊重”。卡梅伦能够来莫斯科本身就是在往“尊重”这个大方向走。卡梅伦的莫斯科之行在两国官方关系上的象征意义多于具体成果,至少确定造成双方官方关系降温的关键事件不会继续成为阻挠双边关系复苏的障碍。
和美国不同,英国的商业、法律和文化教育在俄罗斯社会里还是因为其“欧洲”特质而很得赏识,这和美国佬强悍、粗鲁、缺少教养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也因此卡梅伦行前俄罗斯国内提出了这样的说法:英国可以成为俄罗斯实现“现代化”计划中一个潜力巨大的合作伙伴。除了经贸文化上的合作,这两个都失去了帝国地位的国家其实还有许多可以交流的地方。英国已经非常适应了“帝国”不再、老大地位不复的现实,坦然接受在西方体系内、紧跟美国之后的“二流国家”这样的定位;而俄罗斯这几年经济复苏之后又试图在自己曾经的势力范围内寻找逝去的帝国影子。下一次的英俄领导人双边会晤倒是可以集中在这样不显“平庸”的话题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