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沙皇平反与历史和解
张昕
《南方都市报》2008年10月12日
张昕
《南方都市报》2008年10月12日
10月1日俄罗斯最高法院宣布,沙俄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在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处决是政治迫害的结果,应该在法律上给予平反。
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及5位儿女,在十月革命以后被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中部的叶卡捷琳堡处决。苏联时期的官方叙事不仅强调末代沙皇统治的黑暗,也一直否认处决沙皇全家的决定是来自布尔什维克领导层的直接指示,因此与政治迫害无关。
苏联解体之后,沙皇罗曼诺夫家族后裔,一直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尼古拉二世全家平反,但此前俄罗斯各级法院多次拒绝审理他们的请求。去年纪念十月革命90 周年之际,俄罗斯最高法院也宣布将不会为末代沙皇一家平反。但是本次最高法院的主席团,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不仅接受罗曼诺夫家族后代为其先辈恢复名誉的请求,并且宣布沙皇家族是“毫无根据的迫害”的牺牲品。
最高法院的平反判决,既不意味着沙皇后裔有权要回沙皇家族被苏联政府剥夺的财产,也不会对在俄罗斯恢复帝制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这一决定的象征意义。1998年末代沙皇和他家人的遗骸,被下葬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要塞,与历届的沙皇及其家人埋葬在一起。两年后,俄罗斯东正教会将尼古拉二世全家追封为殉教圣徒。而这次俄罗斯最高法院的平反决定,则是俄罗斯国家内部的一个分支,在政治层面对历史公案的又一个大胆表态。
历史和解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线性选择。如何处理沙俄历史和建立在十月革命基础上的苏联帝国的历史,是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重新构建身份认同中最棘手、最复杂的选择之一。如果承认末代沙皇完全就是布尔什维克暴政的牺牲品,那么在红场上继续祭奠列宁遗体、在官方历史教科书中对斯大林时期大唱赞歌,就会碰到逻辑上的难题。这也正是在对沙皇平反的问题上,前总统普京和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都没有直接给出过任何评论的原因———尤其对前者而言,他对苏联帝国这个符号中的许多要素是不愿意放弃的。
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里,各种政治力量自然都会努力争夺对历史的解释权;但在俄罗斯社会对历史认同仍然高度分化的背景里,对历史解释权的激烈争夺还不会有一个简单的结论,更有可能长期存在的就是看似矛盾的政治符号、文化象征被迫并存,让各家都能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年十二月党人受审时的法庭就在彼得·保罗要塞里,如今作为圣彼得堡市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那里树立着镌刻有所有十二月党人姓名的纪念碑,与当年镇压十二月党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安葬地和纪念碑几乎就是一墙之隔。这样两个纪念符号如此近距离接触也好,最高法院在末代沙皇平反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也好,恐怕都不能仅仅归结为历史的反讽:历史和解经常是需要遗忘和模糊处理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