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4, 2011

从学者到大使

 
从学者到大使
张 昕
《东方早报》2011623
很快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可能要迎来一位新主人:在相关传闻被媒体炒作了几个星期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正式提名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迈克尔·麦克福尔担任美国驻俄罗斯新任大使。如果奥巴马的提名得到美国国会通过,麦克福尔将成为过去三十年来美国第一位不是出身于职业外交官圈子的驻俄大使。
作为罗兹奖学金获得者、牛津大学博士,麦克福尔凭借在学术圈的表现完全称得上是北美政治学界专攻俄罗斯政治方面的佼佼者。自80年代中在俄罗斯从事博士论文调研开始到90年代中在美国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几年智库经历,他在俄罗斯多个领域里积累下的人脉都超过传统渠道出身的外交官。在“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当中,麦克福尔的学术背景还特殊之处:和诸如基辛格之类人物不同的是,麦克福尔研究的重点不是国际关系、大国战略或者国家安全。按照美国政治学界的学科划分习惯,他赖以成名和奠定自己学术地位的是比较政治学领域里政治变迁、国家社会关系、民主化和政党制度的研究。我在教授有关俄罗斯和转轨国家政治的课程时,也使用他的论文和专著作为阅读材料,美国学生的反映也都相当不错。(麦克福尔影响最大的专著《俄罗斯未竟的革命》已经有中译本。)
正因为麦克福尔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对俄罗斯社会“应该”走向何方之类的问题, 他可能有比职业外交官更执着的信念,对通过外部政策改变俄罗斯有更强烈的传教士般的使命感。基于自己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麦克福尔就一直支持前苏联空间和欧亚地区的颜色革命,也是美国对外民主推广事业的积极推动者。
在这方面俄罗斯人感受最深的可能是麦克福尔对普京体制旗帜鲜明的批评。2007年,麦克福尔曾公开撰文对《时代周刊》 把普京评为当年的年度人物表示批评。2008年在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前,麦克福尔与人合作在美国政策圈很有影响的《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题为《威权体制的迷思》的文章,论证普京时代逐渐建立的“威权体制”不仅和叶利钦时代的政治自由相比在开政治倒车,而且实际上也在拖俄罗斯经济的后腿。那些认为普京体制给俄罗斯带来稳定和经济复苏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迷思”:在麦克福尔看来,如果没有威权模式,俄罗斯的经济表现会更好。麦克福尔和合作者称虽然克里姆林宫的官员们经常把中国放在嘴边作为学习和仿效的样本,但实际上俄罗斯正在重复的是安哥拉——一个非洲产油国的发展路径。这样一些逻辑上不甚严密、意识形态意味浓重的观点不能不加深了外界对于麦克福尔作为强硬的政治“布道士”的印象;加上他供职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以及卡内基中心的传统政治倾向,他开始被人和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联系起来。
不过,在2009年进入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美国总统俄罗斯和欧亚地区事务特别顾问以来,麦克福尔逐渐呈现出更加务实和“圆滑”的一面。不管美俄两国对于双边关系中具体领域的发展有如何不同的评价,双边关系总体上的缓和态势是公认的。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国内和前苏联空间内反俄势力的支持在削弱(尤其是格鲁吉亚),在入世、削减战略核武器、阿富汗战争等问题上美俄合作都有所进展。而在人权、民间组织、民主推广之类的领域,奥巴马对俄罗斯态度都比预想的要收敛得多。虽然俄罗斯并不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重点,但是在其第一任期内,美俄关系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亮点。这些进展背后,作为奥巴马过去两年半里在对俄关系上最主要的参谋,麦克福尔是起到直接作用的——尤其是2009年提出的“重启”政策。
平衡自己作为学者所保有的理念和实际政策的可行性应该是完成从学者向外交官转变的重要一步,麦克福尔过去两年多来的表现对俄罗斯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个正面信号。而对许多和麦克福尔已经打过交道的俄罗斯人来说,他们要作好准备迎接一个可以直接以“迈克”相称的新大使了。

Tuesday, June 7, 2011

俄罗斯抛弃卡扎菲了吗

俄罗斯抛弃卡扎菲了吗

张 昕

《东方早报》2011年6月7日

利比亚战事开始两个多月,战局依旧呈胶着状态。新近的一个变局事关俄罗斯的态度。起初3月17日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 上,俄罗斯跟中国、印度、德国和巴西一起投了弃权票。然而,5月27日在法国多维尔结束的八国集团首脑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卡扎菲政府已 经失去合法性,卡扎菲必须下台,俄罗斯也不会向卡扎菲提供政治庇护。同时,梅德韦杰夫还宣布俄罗斯接受其他国家的要求将充当利比亚冲突的调停方,他将马上 派遣自己的特使到利比亚与冲突双方接触。
  不少人都觉得梅德韦杰夫的最新表态和1973号决议相比是180度的大转弯,由此引发诸多俄罗斯背信弃义、抛弃卡扎菲的评论。也有评论把俄罗斯 态度的突然变化和诸如法国向俄罗斯出售“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驻阿富汗美军购买俄罗斯武装直升机等消息联系起来,认为是峰会上其他国家对俄罗斯开出的优 厚条件促成了俄罗斯态度的转变。
  上述猜测都有可能成立,但是所谓俄罗斯“变脸”的一些细节值得澄清。严格地说,梅德韦杰夫在多维尔的表态不能说是突然的态度转变。
  俄罗斯政府虽然在1973号决议上投了弃权票,但是俄国内对此的不同声音一直存在。俄罗斯权威媒体曾披露,在安理会决议投票前,梅德韦杰夫最初 是希望投赞成票的,但是俄外交部坚决反对,最后作为妥协才选择了弃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过1973号决议的第二天,梅德韦杰夫突然撤换俄驻利比亚大 使弗拉基米尔·恰莫夫。恰莫夫在回到莫斯科之后透露了自己和克里姆林宫之间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分歧:恰莫夫强调俄罗斯和利比亚近几年双边关系发展良好,尤其 是双边经济往来已经达成金额几百亿欧元的长期项目。他坚信与卡扎菲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反对联合国或者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代表了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国家 利益。恰莫夫对外界对卡扎菲政府的批评也嗤之以鼻,他称卡扎菲政府可以给国内民众提供20年的无息贷款建房、保证一公升汽油售价仅10美分,还有极低的食 品价格,这样的政府在利比亚开战之际即不复存在。但俄罗斯总统恰恰以“工作不力”和“没有充分代表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利益”为理由将恰莫夫解职,并剥夺了他 此前获得的一系列政府嘉奖。
  不管恰莫夫对卡扎菲政府的描述是否属实,至少他的言论和境遇都间接证明了在1973号决议弃权票背后,俄罗斯政府决策层内部在利比亚问题上并非 铁板一块。至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两人对利比亚局势发表的不同评论,则进一步说明梅德韦杰夫八国峰会上的表态代表了俄罗斯决策层中的一种态度逐渐占据上风。
  此外充当调解人的决定也不是在八国峰会上俄罗斯决定“抛弃”卡扎菲而突然产生的结果。
  在1973号决议通过后不到一星期,梅德韦杰夫已经在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的会谈中明确表示俄罗斯愿意充当调停人的角色。此后两个多月的冲突进程 中,卡扎菲政府和班加西的反政府武装双方都曾派遣代表团到莫斯科进行沟通。在八国集团中,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和利比亚冲突双方都有公开直接联系的国家,也一 直表现出对调停人角色的兴趣。
  在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其实已经扮演过类似的调停人角色:在1998-1999年的前南战争中,当时的俄罗斯巴尔干特使切尔诺梅尔金就劝说南斯拉 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停火协议。在利比亚开战之初,俄罗斯外交圈内也已经有人援引前南战争的先例,建议俄罗斯再次充当调停人。所以,派遣特使、充当调停人的选择也是俄罗斯政府一直在考虑的选项,很难说是峰会之后的突然决定。
  当然,考虑到米洛舍维奇最后的境遇,卡扎菲恐怕不会愿意成为米洛舍维奇第二。 但不管俄罗斯的调解努力最终成效如何,梅德韦杰夫在多维尔的表态不能解释成为在八国峰会上与美法利益交换之后的突然“变脸”,也不是突然“抛弃”了卡扎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