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中俄应先做正常的生意伙伴

中俄应先做正常的生意伙伴

张 昕
《东方早报》2010年9月7日


俄罗斯总理普京上月底出席了俄罗斯通往俄中边境地段石油管道的开通仪式。在仪式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记者关于俄罗斯是否遭遇到中国经济扩张威胁的问 题,普京回答说:“对于我们来说,拥有一个富裕、繁荣的邻国,要比拥有一个贫困、虚弱、经常要求帮助的邻国舒服得多。”如此积极正面的信号,加上中俄输油 管道建成在即的前景让不少人得出中俄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判断。
对于政治人物如此的公开评论做过多推断和预测有些牵强:普京不可能在公开场合强调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威胁”——哪怕他自己其实相信这种威胁的存在。我们只能透过各种官方辞令来审视背后实际的利益运作。
以中俄石油管线为例,其实在中文环境之外、包括在俄罗斯,这条管线仅仅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能源管线通向中国的一条支线,而不是独立意义上的“中俄能源管线”。简单回顾一下这条管线的历史就可以看出中俄双边谈判过程的曲折,尤其是官方层面的政治动力远远不足以克服由利益冲突带来的问题。修建从东西伯利 亚到中国的能源管线的构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已经提出,最初计划从俄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一直修建至中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即“安大线”)。但此后,俄 罗斯方面多次修改计划,尤其是利用日本加入竞争这个因素,提出用通往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安纳线” 来取代“安大线”。俄罗斯政府在两套方案中不断摇摆,一直没有对中国给出最终承诺,最后俄方决定修建中止于太平洋沿岸的能源管道主线,然后由远东沿海的斯 科沃罗季诺修建最终止于大庆的中俄石油支线。而一直到2009年,中国才以250亿美元贷款为代价换来俄罗斯向中国从2011年起20年间每天出口30万 桶原油的承诺。
在关于该能源管线持续多年的谈判协商过程中,俄政府和相关企业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决断力,不断释放前后矛盾信号,加上俄罗斯国内围绕能源的政治局势上的不明 朗,这都让中方感觉推动谈判难处重重。日前的中俄管线开通固然有重要象征意义,但是整个谈判过程至少需要引起中方的关注:俄罗斯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信赖的 商业伙伴?
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卢金基于对俄媒体长期跟踪观察得出结论:俄罗斯社会在整个90年代对于中国抱有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对于中国经济成长呈现不断上升的兴 趣和对中国模式给出日益正面的评价;但同时对于一个日益强大和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处于衰退中的俄罗斯可能构成的威胁也日益感到担忧。这种忧虑也影响到“东西 伯利亚-太平洋管线”项目的进展:俄罗斯政治精英中不少人担心管线项目和对华输送能源实际上是在帮助培养一个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敌人。俄罗斯政府对于日 本加入这个项目表现出的热情固然跟日方最初提出的优厚信贷条件有关,但是背后的另一重考虑也是不希望把自己整个对太平洋地区的能源输送锁定在中国一家身 上,而和日本的合作有助于保持东北亚地区地缘战略意义上的均势。俄罗斯社会对中国崛起抱有的根深蒂固的担忧也难以被“战略伙伴关系”的政策定位所消解。
俄罗斯政府和中国已有的能源和军事合作在俄罗斯国内已经受到不少的批评,自由派人物、叶利钦时代的副总理涅姆佐夫在针对普京的批评性政论手册中把普京对外廉价出卖俄罗斯的武器和自然资源作为最主要的罪状之一,而他集中批评的售卖对象首先就是中国。
俄中之间过去十多年里在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确实有诸多成就,但是曾经的“同志加兄弟”一夜之间就能演变成隔空对骂、剑拔弩张的敌人,如此不愉快的经历 谁都不希望重演。所以与其在普京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双边关系全面巩固的证据,不如承认两国之间现实利益和各自行为风格的差别,大家都争取先做个正常的生意伙 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