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9, 2009

莫斯科淡定应对美俄关系重启

莫斯科淡定应对美俄关系重启

张 昕
《纵横周刊》2009年7月13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俄罗斯的首次正式访问带着“重新启动”(reset)两国关系的使命而来,而对“重启之旅”成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先的期待。

  如果你的期望是通过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直接对话建立起个人信任,在两国政府之间恢复进一步对话的机制,那么奥巴马之行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两位总统决定设立美俄总统双边委员会,为政府间定期会晤和磋商打下基础。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的会面虽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两人的互动可以用“热络”来形容。出访前奥巴马公开批评过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只脚仍停留在旧模式里”,由此引发众人担忧,但双方的早餐会也算是顺利进行,事后双方都对对方给出了不低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如果考虑到布什政府执政最后几年美俄关系僵化的程度,双方领导人之间如此的互动毫无疑问是走向缓和的一种进步,在这样的会晤中双方领导人的姿态和会晤的形式要比桌面上取得的实际成果更重要。

  如果你期待奥巴马的莫斯科之行将在具体政策层面取得重大突破,那你可能会失望。短短两天访问过程中双方签订了十多项正式协议并达成若干口头意向,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签订新的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的意向和俄罗斯向美军开放自己的领空支持向阿富汗的军需运输。但更多的重要问题在维护友好气氛的前提下没有在公开场合被提及,其中最核心的分歧是如何看待在亚欧地区中俄罗斯应该和可以扮演的角色:由此可以牵扯出包括北约东扩、北约在东欧的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和前苏联空间内国家的关系等诸多双边关系中的难点。俄方事先强调的在削减核武器谈判上以美国放弃在东欧的反导弹防御体系为前提的立场明显在本次奥巴马出访中被挫败,而在奥巴马没有公开提及俄格战争的同时,梅德韦杰夫也没有提出美国在中亚军事基地的问题:双方都把这些更棘手的问题拖后了。“重启”在具体政策层面迈出的还只是非常有限的一步,更重要的恰恰是没有说出口的言外之意。

  由于象征和姿态的意义大于政策层面的具体成果,双方互动过程中一些微妙的预期差别也值得关注。和奥巴马上任以来(甚至包括他还在竞选期间)的几次对外访问相比,奥巴马在莫斯科受到的接待明显要低调。最明显的例子应该是奥巴马在访问第二天发布的演讲。这个演讲被白宫人士定位为奥巴马上任以后的第三次重要外交演讲——前两次分别是在布拉格以构建无核世界为主题的演讲和在开罗针对穆斯林世界的演讲——然而,奥巴马演讲的场合却是一所并不知名的小规模经济学研究生院“新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面对的观众又恰恰是对政治和外交非常冷淡一个学生群体。此外,演讲地点虽然选择在红场边一个由皇家建筑改建成的会展中心,但是现场的装饰布置非常简单,跟此前奥巴马的几次重要海外演讲场所——比如在柏林胜利纪念柱前——相比实在是有些“寒酸”。最让美方不满的是,俄方对白宫给予如此定位的演讲居然没有安排电视直播,只是由国家电视台进行了网络直播,大大削弱了这个演讲在俄罗斯的影响。也因此,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英文媒体和白宫工作人员对奥巴马此行的总结中都提到了俄方接待规格之低调超乎美方的预期。

  如果说接待规格的简单是俄罗斯政府层面的选择,俄罗斯公众对这位明星级的总统也远没有表现出其他国民表现出的狂热追捧。这种“淡定”也体现在俄公众对奥巴马此行成果的期待上。在俄罗斯很有影响的“列瓦达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对“奥巴马之行将改善两国关系”这种说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基本持平,都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在主要吸引自由派听众的“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网站上,更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听众认为奥巴马此行不会改善两国关系。俄罗斯公众对于奥巴马个人魅力和相应的对美俄关系前景的“冷淡”应该也是“重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制约。造成这种冷淡态度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媒体这几年的宣传还是把美国塑造成一个努力遏制俄罗斯崛起的形象:尤其是去年和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和今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媒体对于美国的批评宣传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要让众人对美国的态度来一个大转弯,毕竟不那么容易。

  今年3月初,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时曾应着副总统拜登关于“重启”美俄关系的倡议,将一个红色按钮作为见面礼送给俄外长。这个红色按钮在此次奥巴马出访之前被安置在莫斯科市中心展出,普通市民也可以上前按一下这个按钮、体会一下亲手“重新启动”两国关系的感觉。然而,按钮背后的故事更具象征意义:希拉里当时强调美方特别努力把“重启”(reset)一词翻成俄语写在按钮上方,不料拉夫罗夫毫不客气地指出美方把该词错误翻成了 “要价过高”(overcharge)。正如同按下这象征性的按钮一样,现实中迈出“重启”的象征性一步还是相对容易的,之后更具实质意义的谈判和博弈将会更困难,尤其是双方如何缩小各自对对方期待值之间的差距,避免类似“重启按钮”这样的外交乌龙事件的发生。

No comments: